在蛰伏数年后,电解铝市场在疫情期间的再次火爆,多少让市场参与者有些意外。
“虽然比历史高峰还有些差距,但每吨赚两三千没问题。”11月中旬,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一位大型电解铝企业人士不停地强调市场“给力”。
作为一种大宗商品,电解铝暴涨,让见惯了“过山车”行情的业内老手也有些措手不及。今年初,因疫情影响,新项目建设效率下降,市场对电解铝全年行情普遍看衰。不过,铝价在二季度的突然启动,从整体深陷亏损,到利润冲上历史高点,电解铝行业仅用了半年时间。随着10月底三季报公布完毕,包括中国铝业(601600,SH)、云铝股份(000807,SZ)、焦作万方(000612,SZ)等头部企业,受电解铝价格的带动,业绩狂飙,股价飞涨。以云铝股份为例,进入10月后,股价上涨了73.4%,截至11月20日,今年已涨停8次,其中4次发生在三季报公布后的11月。
在券商人士看来,供给侧改革已让电解铝发生结构性变化,供给缺口有望维持,预计电解铝行业的高盈利有望贯穿2021年全年。
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电解铝价格“给力”的同时,持续的低库存、产业链利润分配的不均衡,也让产业链并不稳固,甚至布下隐雷。
疯狂的电解铝:下游企业没订单也赶紧囤货
涂板企业很少积压库存。但就在10月份,在外跑订单拉业务的老板,突然回了一次邹平,在本地订购了200多吨铝板囤货。
即便已经在铝业市场纵横了三十余年,但今年铝的抢手程度,让老冷这个老江湖也有些始料未及。
老冷在邹平一家彩涂板企业担任主管生产的副总,铝板是他们产品最主要的原材料。公司老板的老家虽远在浙江义乌,但为了节省成本,便和众多同行一样,把企业设在了世界最大铝企魏桥创业集团所在的邹平。
对背靠魏桥这棵大树的企业来说,靠近原料产地,进而减少成本,是他们在邹平设厂的初衷。不过,在节省物流成本的同时,产业链下游的加工企业,首先要承受铝价“过山车”带来的惊心动魄。
11月中旬,山东一位市场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11月份电解铝现货价格升至每吨1.5万元以上,虽然距2007年前后两万多的历史高点还有距离,但已临近2017年三季度的高位(突破1.6万元/吨)。”
这也与年初的行情,形成巨大反差。今年一季度,全球大宗商品行情下跌,铝价(注:铝价一般就是指电解铝)从14300元/吨一度跳水至11500元/吨,跌幅近20%;氧化铝价格从2610元/吨跌至2350元/吨,跌幅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