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体检机构忽悠!这些体检项目套路大于实效

2020-11-24 16:41:57

难以发现早期肺癌,获益不大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最初体检筛查肺癌,使用的方法是拍胸部X光片。但该方法很难发现早期肺癌,即使查出来了,通常已是中晚期。”北京世纪坛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邵素君主任医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而常规剂量的胸部平扫CT,由于射线量较高,每年做对身体会造成伤害,因此不适用于普通体检。”邵素君介绍道,“现在,体检通常让受检者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以筛查肺癌,其射线量低、分辨率较高,能够发现早期肺癌,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不过,在筛查早期肺癌上,低剂量螺旋CT虽效果不错,但仍具有一些潜在的危害,如辐射危险和过高的假阳性结果,因此不建议40岁以下人群每年检查。”邵素君说。

此外,邵素君提醒道,一些高危人群有必要定期做肺癌筛查。我国肺癌高危人群定义为年龄在40岁及以上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吸烟≥20包年(20包年指每天吸1包烟、烟龄20年,或每天吸2包烟、烟龄10年),或曾吸烟≥20包年,戒烟时间<15年;长期被动吸烟者(大于20年,基本每天都接触烟);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有肺结核病史者;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用CT、远红外线筛查乳腺癌

检出率较低,结果或存在较大误差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肿瘤的现状和趋势》报告显示,乳腺癌发病率位列女性恶性肿瘤之首。

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主任医师万冬桂曾撰文称,将CT用于乳腺癌检测,存在检出率不高的问题。万冬桂也不推荐用远红外线检测乳腺情况,相关检查机器性能较差,导致检测结果可能存在较大误差。

目前,“B超+钼靶”是筛查乳腺癌的最佳组合。“但进行钼靶检测,会受到低剂量X射线的辐射,不主张每年都做。而B超具有无创、安全、检出率高的优点,如果通过B超发现问题,再做钼靶检测进一步确认,这样更为合理。”邵素君解释道。

万冬桂也表示,早期筛查乳腺癌,首先建议通过自摸自检、B超,或通过乳腺钼靶照片来判断。

专家支招

体检要“点面结合”

体检项目种类繁多,似乎花钱越多对身体了解越全面,但实际上,有些检查大可不必做。

邵素君称,可以在做体检前先与医生沟通,使其了解家族疾病史、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等,综合各种内外因素,方便医生初步判断潜在的高危因素,定制出个性化的体检方案。

但公司或单位组织体检,通常采用购买统一套餐的方式,难以实现个性化。对此,邵素君给出两点建议:“首先,保证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要检查血压、血糖等指标。而有些检查不必年年做,如拍胸部X片。其次,在此基础上可进行必要的癌症筛查,重点筛查发生率较高的癌种。”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道肿瘤内科专家、主任医师张晓东也建议道:“挑选发病率高、危害大的肿瘤项目进行筛查。对于发病率低、恶性度太低的肿瘤,筛查的意义并不大。”